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




〔寶島采風〕水尾泛月黃金湯 慈航濟世聖澤揚
2023-10-25
新北市金山區舊稱「金包里」,地名緣自凱達格蘭族「金包里社」,又因大屯山特產硫磺礦而得名,區內有金山溫泉、魚路古道等自然人文風光,以及獨特的「媽中媽」,亦即媽祖神像中,又有一尊巴掌大的媽祖,寫下北海岸慶典傳奇。
金山溫泉 日治時代浴場
日本明治29年(1896年),金包里郵電局長紫藤靜在水尾港附近發現溫泉,隔年又在磺溪出海口發現溫泉。金山溫泉的泉質有中性碳酸泉、酸性硫磺泉、鹼性硫磺泉等,部分泉水因鐵離子氧化,形成黃褐色沉澱物,被喻為「黃金之湯」。
昭和13年(1938年),台灣總督府台北州斥資3萬日圓興建浴場,翌年完工,稱為「新館溫泉」,專門接待日本高官。台灣光復後,「新館溫泉」被列為海防要塞,由國軍駐紮,軍方撤防後,建築一度荒廢,直到2000年才重新整建。
金山區有5處免費的溫泉公共浴池,分別為:金包里、磺港、豐漁、社寮、南屏,是全台免費溫泉公共浴池密度最高的地區,因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,民眾享受泡湯之際,還有機會觀賞到多種水鳥、候鳥及老鷹飛翔的姿態。
金山八景 燭台雙嶼風情
知名的「金山八景」分別是:燭台雙嶼、龜島曉日、水尾泛月、磺港漁火、跳石銀瀾、竹峰吐霧、磺嘴吼煙、八煙望洋。登臨獅頭山步道即可收攬前四景,其中水尾港每逢月圓時分,月光照映海面,波光粼粼,美不勝收,是為「水尾泛月」。
「燭台雙嶼」原本與陸地相連,由於海水不斷侵蝕,最後與陸地分隔,隆起的礁石經海浪長期侵蝕,下方形成的海蝕洞,逐漸貫穿成猶如石門的海拱,後來海拱頂部崩塌,形成海面上的雙嶼,外形宛如一對燭台,因此被稱為「燭台雙嶼」。
魚路古道 運送魚貨山路
「魚路古道」是一條歷史步道,又稱為「金包里大路」,從金山磺港至台北士林,全程約30公里。所謂「魚路」是指漁民運送魚貨的山路,也曾經是運茶葉與硫磺礦的要道,過去有「草山風、竹子湖雨、金包里大路」的俗諺。
雕塑系列 朱銘藝術園區
座落於金山西勢湖的「朱銘美術館」,曾獲2020 Tripadvisor「旅行者之選」金山旅遊景點第一名,也是台灣最大的戶外美術館。藝術家朱銘原本在這裡放置大型雕塑作品,後來作品愈來愈多,於是萌生創建美術館的念頭,前後共耗費12年建造,1999年落成,園區依山而建,大型藝術作品包括「鄉土」、「太極」、「人間」等系列。
朱銘一生以「藝術即是修行」的理念,從美學體悟追求突破與創新,反應對俗世人間的細膩觀察,他將畢生所有的作品,錯落放置於廣大的藝術園區,透過自然環境與藝術的對話,推廣雕塑藝術、兒童藝術啟蒙,薰陶美學教育。
媽祖傳奇 海岸遶境活動
相傳清嘉慶年間,有金山林姓漁民駕駛漁船出海迷航,正在不知所措之間,發現遠方閃爍金光,漁民靠著亮光指引而脫險,後來在野柳海蝕洞(今尊稱「媽祖洞」)中發現一尊巴掌大、約8吋高的小型媽祖神像,於是迎回奉祀。
清嘉慶14年(1809年),金包里慈護宮落成,重塑媽祖神像,並將巴掌大的小尊媽祖神像,封置在大型神像腹內,稱為「腹中媽」,成為全台罕見的「媽中媽」。經現代科學鑑定,慈護宮媽祖神像腹內,確實存在一小尊木雕媽祖神像,佐證當地民間傳說。
每年農曆4月16日北海岸最大退潮期,慈護宮會舉辦二媽回野柳(回娘家)慶典活動,來自金山、石門、萬里的信徒,以步行方式,送二媽至野柳「媽祖洞」設案參拜,成為金山、野柳地區特有的信仰行為,也是全台唯一的海岸遶境活動。
金山溫泉 日治時代浴場
日本明治29年(1896年),金包里郵電局長紫藤靜在水尾港附近發現溫泉,隔年又在磺溪出海口發現溫泉。金山溫泉的泉質有中性碳酸泉、酸性硫磺泉、鹼性硫磺泉等,部分泉水因鐵離子氧化,形成黃褐色沉澱物,被喻為「黃金之湯」。
昭和13年(1938年),台灣總督府台北州斥資3萬日圓興建浴場,翌年完工,稱為「新館溫泉」,專門接待日本高官。台灣光復後,「新館溫泉」被列為海防要塞,由國軍駐紮,軍方撤防後,建築一度荒廢,直到2000年才重新整建。
金山區有5處免費的溫泉公共浴池,分別為:金包里、磺港、豐漁、社寮、南屏,是全台免費溫泉公共浴池密度最高的地區,因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,民眾享受泡湯之際,還有機會觀賞到多種水鳥、候鳥及老鷹飛翔的姿態。
金山八景 燭台雙嶼風情
知名的「金山八景」分別是:燭台雙嶼、龜島曉日、水尾泛月、磺港漁火、跳石銀瀾、竹峰吐霧、磺嘴吼煙、八煙望洋。登臨獅頭山步道即可收攬前四景,其中水尾港每逢月圓時分,月光照映海面,波光粼粼,美不勝收,是為「水尾泛月」。
「燭台雙嶼」原本與陸地相連,由於海水不斷侵蝕,最後與陸地分隔,隆起的礁石經海浪長期侵蝕,下方形成的海蝕洞,逐漸貫穿成猶如石門的海拱,後來海拱頂部崩塌,形成海面上的雙嶼,外形宛如一對燭台,因此被稱為「燭台雙嶼」。
魚路古道 運送魚貨山路
「魚路古道」是一條歷史步道,又稱為「金包里大路」,從金山磺港至台北士林,全程約30公里。所謂「魚路」是指漁民運送魚貨的山路,也曾經是運茶葉與硫磺礦的要道,過去有「草山風、竹子湖雨、金包里大路」的俗諺。
雕塑系列 朱銘藝術園區
座落於金山西勢湖的「朱銘美術館」,曾獲2020 Tripadvisor「旅行者之選」金山旅遊景點第一名,也是台灣最大的戶外美術館。藝術家朱銘原本在這裡放置大型雕塑作品,後來作品愈來愈多,於是萌生創建美術館的念頭,前後共耗費12年建造,1999年落成,園區依山而建,大型藝術作品包括「鄉土」、「太極」、「人間」等系列。
朱銘一生以「藝術即是修行」的理念,從美學體悟追求突破與創新,反應對俗世人間的細膩觀察,他將畢生所有的作品,錯落放置於廣大的藝術園區,透過自然環境與藝術的對話,推廣雕塑藝術、兒童藝術啟蒙,薰陶美學教育。
媽祖傳奇 海岸遶境活動
相傳清嘉慶年間,有金山林姓漁民駕駛漁船出海迷航,正在不知所措之間,發現遠方閃爍金光,漁民靠著亮光指引而脫險,後來在野柳海蝕洞(今尊稱「媽祖洞」)中發現一尊巴掌大、約8吋高的小型媽祖神像,於是迎回奉祀。
清嘉慶14年(1809年),金包里慈護宮落成,重塑媽祖神像,並將巴掌大的小尊媽祖神像,封置在大型神像腹內,稱為「腹中媽」,成為全台罕見的「媽中媽」。經現代科學鑑定,慈護宮媽祖神像腹內,確實存在一小尊木雕媽祖神像,佐證當地民間傳說。
每年農曆4月16日北海岸最大退潮期,慈護宮會舉辦二媽回野柳(回娘家)慶典活動,來自金山、石門、萬里的信徒,以步行方式,送二媽至野柳「媽祖洞」設案參拜,成為金山、野柳地區特有的信仰行為,也是全台唯一的海岸遶境活動。
最新消息
越南國際佛教翻譯中心 計畫精選翻譯《星雲大師全集》100種
2025-10-17多元宗教共慶印度排燈節 紐約州長倡導團結與和諧
2025-10-17南華大學喜迎第16屆樂齡大學 融合AI智慧引領長者與時俱進
2025-10-17臥龍崗南天中華學校首辦兒童茶禪營 童心習禪悅品茗香
2025-10-17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傳記】 百年佛緣──生活篇.我的鄉土情4-2
2025-10-17國防部軍備局第205廠參訪佛光山 護衛大家也護衛心靈
2025-10-16人間有情佛光有愛 為光復災區送溫暖
2025-10-16東禪寺人間生活十日禪 體驗動靜間回歸本心
2025-10-16北卡英語素食烹飪 以美味推廣健康與慈悲
2025-10-16大新國小參訪均頭 教育理念溫馨交流
2025-10-16
相
關
消
息